— 新闻中心 —
发布时间:2025-02-13 04:28:15 | 来源:火狐vip体育
核心观点:治理网上金融信息乱象,一定要坚持“久久为功”的原则,注重从源头防范,集中力量、多措并举清理处置违反法律法规信息、账号和网站平台,最大限度压缩它们的网络生存空间。
随着近期长期资金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,以“分享炒股技巧”“大佬看盘”“高手指导”为噱头,通过直播、短视频、图文等形式从事非法荐股活动等网上金融信息乱象时有发生。近日,国家网信办表示,将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,并提醒广大网民树立正确投资理念,增强风险意识。
股市有风险,即便是叱咤股市多年的湖,也不敢笃定哪些股票会涨。换个角度说,若真是“股神”,为什么自己不重仓投入,反而将发财的机会告诉素未谋面的网友?这些“高手”“大佬”背后往往埋伏着各种圈套,目的是要骗取高额费用。不止非法荐股,当前,非法金融活动呈现出形式多样、隐蔽性强的特点,例如,有的打着“拼单团购”“社交电商”等旗号开展网络传销活动,有的以“债务重组”“债务优化”为名收取“砍头息”加重债务人负担,有的以“零门槛”“零利息”“到账快”等话术诱导盲目借贷。他们巧立名目、乔装打扮,导致投资者防不胜防,遭受经济损失,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。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,可谓大快人心。
目前来看,整治网络金融信息乱象还面临一些挑战。我国地域辽阔,网民数量庞大,网民素质千差万别,很多人缺乏金融专业相关知识,分辨真假金融信息的能力不够,容易上当受骗。此外,这些诱骗投资者的非法活动还存在跨平台引流逃避监管、与其他犯罪交织、损失计算复杂等问题,打击难度比较大。
正因如此,治理网上金融信息乱象,一定要坚持“久久为功”的原则,注重从源头防范,集中力量、多措并举清理处置违反法律法规信息、账号和网站平台,最大限度压缩它们的网络生存空间。
一方面,要保持高压态势,重典治乱,做好“堵”的工作。期待有关部门通力协作,严把网络信息“总闸门”,清理金融领域引流类及诱导性违规信息,加大对无资质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网站及账号的处置处罚力度,不给不法分子以任何可乘之机。同时,作为能够传递信息的社交平台,也应该配合监管部门,加强前端审查和实时监控,及时清洗整理封堵“非法荐股”信息。
另一方面,要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普及,做好“疏”的工作。相比一些行业领域,金融的专业性、复杂性更强,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大力普及金融知识,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,提高识别各类平台诱导投资、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,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投资。同时,广大网友也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、价值观,自觉做到知法、懂法、守法,绝对不能妄想一夜暴富,谨防个人财产损失。(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莫开伟)
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,原创评论、理论文章可发至#改为@)。详见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。
相关产品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相关案例